Book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

歷年波克夏股東會現場銷售冠軍之書,人手一冊
  巴菲特半世紀來不斷向人們強調,蒙格對他的影響無可取代:
  「他用思想的力量,讓我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窮得多。」

本書匯集查理.蒙格畢生最出色的演講、箴言和思想精華
  《窮查理的普通常識》首次收錄了查理‧蒙格過去20年來主要的公開演講,書中11篇講稿全面展現了這個傳奇人物的聰明才智。此外,「蒙格主義」一章收錄他犀利和幽默的評論。貫穿全書的是蒙格展示出來的聰慧、機智,其令人敬服的價值觀和深不可測的修辭天賦。他擁有百科全書式的知識,所以從古代的雄辯家,到18、19世紀的歐洲文豪,再到當代的流行文化偶像,這些人的名言他都能信手拈來,並用這些來強調終身學習和保持求知欲望的好處。

內文節錄

Try to become a man of success but rather to become a man of value.
by Albert Einstein(1879~1955)
毋須做成功之士,寧做有價值的人 ──愛因斯坦

首先,要找比你更聰明、更有智慧的人。找到他之後,請他別炫耀他比你高明,這樣你就能夠因為許多源自他的想法和建議的成就而得到讚揚(…
你要找這樣的合夥人,在你犯下損失慘重的錯誤時,他既不會事後諸葛,也不會生你的氣
一位從不人云亦云,具備極強邏輯推理能力的合夥人,是你所能擁有的最佳機智之一 ──巴菲特

極度避免失敗的生活策略:
為了避免思考上的失敗,他說聰明人都會運用”思維模型”
為了避免邏輯上的失敗,他建議你要”反過來想”
為了避免認知層面的失敗,他說要小心”鐵鎚人傾向”,並且要”跨領域思考”
為了避免心理自動效應產生的失敗,他提出了”人類誤判心理學”
為了避免大腦生理功能上的失敗,他建議”使用檢查清單”
簡單來說就是”如果你知道會死在哪裡,那就永遠不要去那邊

查理思考總是問題總是從逆向開始。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查理首先是研究人生如何才能變的痛苦,要研究企業如何做的強做大,查理首先研究企業是如何衰敗的,大部分人更關心如何在股市投資上成功,查理最關心的是為什麼在股市投資上大部分人都失敗了

讓一個人重新活過一遍的最好方法是
回憶那種生活,並用文字記錄下來,讓這種回憶盡量可長可久 ──班傑明 富蘭克林

這些年來,閱讀帶給我許許多多的好處 ──查理蒙格

找出你最擅長的事情,然後持之以恆,樂此不疲地去把它做好 ──查理蒙格

我們的經驗往往驗證一個長久以來的觀念
只要做好準備,在人生中抓住幾個機會,迅速採取適當的行動,去做簡單而合乎邏輯的事,這輩子就能得到很大的財富。
但這種機會很少,通常屬於不斷尋找和等待,充滿求知慾望,而又熱中分析各種不同變數的人
一旦機會來臨,如果勝算很高,那麼利用過去的謹慎和耐心得來的資源,種重壓下去就對了。 by 查理蒙格

蒙格認為準備、耐心、紀律和客觀是最基本的指導原則。若能堅守這些原則,便能體現蒙格最著名的特質之一:不要頻繁買賣
和巴菲特一樣,蒙格認為,只要幾次決定便能造就成功的投資生涯。所以當蒙格喜歡一家企業,他會下非常大的賭注,而且通常會長時間持有該公司股票,蒙格稱之為「坐等投資法」(sit on your ass investing),在他看來,只要購買三家公司的股票就夠了。所以蒙格願意將高比例的資金壓寶在少數機會。

「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
長久以來,我堅信存在某個系統,幾乎所有聰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統,他比絕大多數人用的統管用,你需要的是在頭腦裡形成一種思維模型的複式框架。有了那個系統之後,就能逐漸提高對事物的認知。
然而,人們要是覺得一件事情”太難”,往往就會放棄去做。

易理解、有發展空間、能在任何市場環境下生存的主流行業。不難想像,能通過這第一道關卡的公司很少。例如,許多投資人偏愛的製藥業和高科技業就直接被歸類為「太難理解」這一項;那些大張旗鼓宣傳的「交易」和上市募資(IPO),則被歸類為「不可投資」;而通過第一關的公司,還要必須接受蒙格思維模型的篩選。這個層層淘汰的過層很費事,但也很有效。蒙格討厭在沙裡掏金,他要用「重要科學的重要理論」法,尋找別人尚未發現、有時候一眼就能看見、晾在平地上的大金礦。

蒙格也將各種的相關因素都考慮在內,包括企業內部和外部因素,以及其所處的行業狀況。對於企業的財務報表和會計作業,總是抱持著懷疑態度,認為這些頂多是正確計畫企業真實價值的開始,而不是結束。他額外檢查的因素似乎無限多,包括當今及未來的法律環境、勞工、供應商和客戶的關係、技術變革的潛在影響、競爭優勢和弱點、定價能力、環境問題等。

確認能力圈
如果說我們有什麼本事的話,那就是我們很清楚自己什麼時候在能力圈的中心運作,什麼時候正在向邊緣移動。 ──巴菲特
如果你確有能力,就會很清楚自己能力圈的邊界在哪裡。如果有疑問(自己是否超出能力圈),就表示自己已在圈子外了。 ──蒙格

在適當情況下,蒙格可能會認為像保險浮存金(可能許多年也無須陪付出去的保費收入)這樣的負債更應該被視為資產。他會對公司管理層進行專門評估例如它們如何支配現金?是站在股東的角度上聰明分配呢?還是拿來自肥?或是盲目為了成長而追求成長?並試圖從各個方面包括產品、市場、商標、員工、經銷管道、社會趨勢等等,評估和理解企業的競爭優勢和持續性。優秀公司擁有很深的護城河,這些護城河不斷加寬,為公司提供長久保護。

蒙格著名的觀點
購買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購買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扣動版機前的檢查
目前的價格和成交量是多少?交易行情如何?經營年報何時披露?是否存在其他敏感因素?是否存在隨時退出投資的策略?用來買股票的錢現在或將來有更好的用途嗎?手頭上有足夠的流動資金嗎?或者必須借貸?這筆資金的機會成本是多少?蒙格這種透徹的篩選過程需要很強的自制力,而且會造成長時間沒有明顯的「行動」,就盟格和巴菲特而言,他們花在學習和思考上的時間,比花在行動上的時間要多。

蒙格的三大投資原則
a. 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b. 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c. 股價合理的卓越企業,勝過股價便宜的平庸企業

推薦閱讀書目:
槍砲、病菌和鋼鐵、自私的基因、冰川時代、達爾文的盲點
都有「競爭性毀滅」的共同的主題,研究為什麼這些事物能夠適應環境,存活下來,甚至在經過很長時間後居於統治地位

避免多餘的交易稅和摩擦成本,永遠別為了行動而行動。幸運降臨時要保持頭腦清醒。
當合適的時機出現,要果斷採取行動。機會只眷顧有準備的人:投資就是這樣的遊戲。
適應變化並接受不可避免的複雜性。不斷挑戰和主動修正「最愛的觀念」。
別把事情搞複雜,記住你原來要做的事。

定錯價的賭注
對於努力在人世間尋找定錯價格的人,上天有時會賜給他們一次這樣的賭注(機會)。

我們傾向把大量金錢投放在不用額外再做決策的地方。如果你因為一樣東西的價值被低估而購買了,那麼當他漲到你預期的水準時,就必須考慮賣掉

蒙格的總結
為什麼有些人會比其他人聰明?這跟性格有部分關係。有些人的性格並不適合投資,有些人的性格並不適合投資,他們總是按耐不住,要不就是憂心忡忡。但如果你有好的性格,有耐心,又能在該採取行動時主動出擊,那麼就能透過實踐和學習逐漸學會這種遊戲。顯然,你汲取教訓的來源越廣泛,而不是僅僅從你的失敗中學習,就能變得越好。所以訣竅在於不斷學習,而且我認為能夠享受學習的人,才能夠不斷學習

機會辨識專家
他與蒙格剛認識的時候,還沒一起做生意,各自擁有一家合夥投資公司,巴菲特機常打電話給蒙格說:「我想做某件事」,並對這件事加以說明。蒙格會說:「天啊,你在開玩笑嗎?有這種風險和那種風險。」巴菲特通常會說:「我想你是對的。」然後仔細考量蒙格說的風險。但偶爾巴菲特會說:「查理,你說的我都聽進去了,但我還是想做這件事。」然後蒙格也許會說:「華倫,如果你要做這件事,我能不能參股?」巴菲特說,直到那一刻才會知道蒙格真正的想法。
人們通常認為蒙格的價值在於辨識風險和說「不」,但其實蒙格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能夠辨識那些可以參股的時機。 ──查克,瑞克豪瑟,1964年以來的朋友
蒙格明白要找到真正好的標的很難,所以,就算90%的時間都在說「不」,也不會錯過太多。
──奧提斯,布斯,1956年以來的朋友和生意夥伴

雖然感受性因人而異,但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在一個剛開始難以察覺的細微過程中,染上毒癮,直到墮落的力量大到再也無法衝破。不過,我活了60年,倒是沒見過有誰的生活因為害怕和避開這條誘惑性的毀滅之路,而變得更加糟糕。
妒忌,和令人上癮的毒品一樣,也能獲得導致悲慘生活的大獎。如果你希望保持妒忌對生活的影響,我建議你千萬別去閱讀薩繆爾.約翰遜的任何傳記,因為這位虔誠基督徒的生活,以令人嚮往的方式,展示了超越妒忌的可能性和好處。

蒙格的四帖藥方
a. 要反覆無常,不要虔誠的做你正在做的事。只要養成這種習慣,就能綽綽有餘抵銷所有優點帶來的效應,不管那種效應有多大。如果你喜歡不受信任,並且不打算成為對人類最有貢獻的一群人。那麼這帖藥最適合,養成這個習慣,你將永遠扮演寓言裡的那隻兔子,只不過跑得比你快的不再是一隻優秀的烏龜,而是一群又一群平庸的烏龜,甚至還有些拄拐杖平庸的烏龜。
b. 盡可能從你自身的經驗獲得知識。盡量別從其他人成功或失敗的經驗中廣泛的汲取教訓,不管它們是古人還是今人。這帖藥肯定能保證你過上悲慘的生活,取得二流的成就。避免廣泛吸收知識的另一種做法是,別去鑽研前輩的最好成果。這帖藥的功效在於讓你得到盡可能少的教育。
c. 當你在人生戰場上遭遇第一、第二或者第三次挫折時,就請意志消沉,從此一蹶不振吧。因為即使是最幸運、最聰明的人,也會遇到許多失敗,這帖藥必定能保證你永遠深陷痛苦的泥淖中。
d. 為了讓你能頭腦混亂、痛苦不堪的日子,我所開的最後一帖藥是,請忽略小時候一個鄉下人的故事,他說:「我只想知道我將來會死在什麼地方,這樣我就可以永遠不去那裡」。

蒙格語錄
如果烏龜能夠從他那些最棒的前輩上,汲取已經實踐驗證的洞見,那麼他也能跑贏那些追求獨創性、不願向優秀前輩學習的兔子。烏龜若能特別有效的應用前輩最棒的工作方法,或者只要避免犯下常見的災難性錯誤,這種情況就可能發生。我們賺錢,靠的是記住淺顯的,而不是掌握深奧的。我們從來不試圖成為非常聰明的人,而只是持續避免讓自己變成蠢貨,久而久之,我們這種人便能獲得非常大的優勢。

總是反過來想
偉大的代數學家雅各比,眾所皆知,他經常重複一句話:「反過來想,總是反過來想。」雅各比知道事物的本質是這樣的,許多難題只有在逆向思考的時候能得到最好的解決。例如當年幾乎所有人都在試圖修正麥斯威爾的電磁定律,使其符合牛頓的三大運動定律,然而愛因斯坦卻轉了一個一百八十度大彎,修正了牛頓的定律,讓祈福和麥斯威爾的定律,結果發明了相對論。
達爾文的成就,主要是因為他的工作方式;這種方式有悖於所有我列出的悲慘法則,而且還特別強調逆向思考:他總是致力尋求證據來否定已有的理論,無論他對這種理論是多麼得之不易。相反的,大多數人早年取得成就,然後就越來越拒絕新的、反證性的資訊,目的是讓他們最初的結論能夠保持完整。他們變成了飛利浦.威利所評論的那類人:「他們故步自封,滿足於己有的知識,永遠不會去了解新事物。」

相互關聯的理論框架
如果你只是記得一些孤立的事實,而試圖把它們硬湊起來,將無法真正理解任何東西。如果這些事實不再一個理論框架中相互聯繫,就無法派上用場。
你必須在腦中擁有一些思維模型,靠這些模型組成的框架來整理間接和直接的經驗。你必須把經驗掛在腦中一個由許多思維模型組成的框架上。
思維模型是什麼呢?這麼說吧,第一條規則是,你必須擁有多種思維模型。如果只能使用一、兩個研究人性的心理學顯示,你會去扭曲現實,直到現實符合你的思維模型或者至少到你認為符合為止。就像諺語所說:「在手裡拿著鐵鎚的人眼中,世界就像一根釘子。」
這些模型必須來自各個不同領域因為一個小小的院系不可能涵括世間全部的智慧。
你也許會說:「天啊,這也太難做到啦。」但,幸運的是,並沒有這麼難,因為掌握八、九十個模型,差不多就能讓你成為擁有普世智慧的人,而這些模型中,真正重要的只有幾個,有了這樣的基礎知識,才能進一步精通某項專門藝術,比如說選股。
a. 數學
你必須能夠處理數字和數量問題,也就是基本的數學問題。除了複利原理之外,一個非常有用的思維模型是基本的排列組合原理。費馬/巴斯卡的系統和世界運轉的方式驚人的一致,這是基本的真理,你必須擁有這種技巧。在哈佛商學院,所有一年級學生都必須學習的「定量分析法」,是他們所謂的「決策樹理論」(decision tree theory)。
卡爾.布萊恩(Carl Braun)是一個非常偉大的商人,他創建了布萊恩公司,並要求公司所有的溝通,必須遵守「五何」(5W)原則:你必須說明何人、因何故、在何時、何地、做了何事。這跟心理學的原理有關,如果能將一堆模型的知識組合起來,回答一個又一個為什麼,就能夠更周延的思考;同理,如果告訴人們事情的時候,都能告知原因,對方就能更深刻理解你說的話,也會更重視、更聽從你的話。就算他們不能理解真正的理由,也比較會願意合作。
b. 心理學
如果你想擁有任何普世智慧心理學太重要了原因在於人類的感知器官有時候會短路大腦的神經線路並非總是暢通無阻線路也並非無窮多所以懂得利用這種缺點、讓大腦以某種錯誤方式運轉的人能夠讓你看到根本不存在的東西
而認知功能比感知功能更容易被誤導有人會像魔術師那樣故意操控讓你認知錯亂你就成了任人擺佈的蠢貨啦!使用工具的人應該了解工具的侷限同理一個使用認知工具的人也應該瞭解其侷限

對手之所以能夠打敗我們是因為更為專業所以縮小規模、加強專業化程度,能夠帶來巨大的優勢;反之,大未必好。

巴夫洛夫聯想(Pavlovian association):當有人說了你不想聽的話,讓你不高興,自然而然就會產生抗拒的情緒。你必須訓練自己擺脫這種反應。

沃爾瑪的競爭策略
就規模的經濟優勢而言,我覺得連鎖商店非常有趣。你擁有一個巨大的採購能力,這意味著能夠降低商品成本,而連鎖商店就像一家一家的實驗室,你可以用來做實驗。這一來,就變得更加專業化了。此外還有一套完善的制度,規定每個人應該做什麼,所以連鎖商店可以成為很棒的企業。

微觀經濟學的重大啟示在於教人們辨別:「技術」什麼時候能幫助你,什麼時候又會摧毀你。更好的機器能大大提高生產力,但最終受益的是購買紡織品的人,廠商什麼好處也得不到。這個道理很淺顯,有好些各式新發明雖然很棒,但只會讓你花冤枉錢,企業就算採用了新機器,也改變不了江河日下的命運。因為錢不會落到你手裡,改善生產帶來的所有好處,都流向消費者了。
相反的,如果你擁有某地區唯一的報紙,有人發明了更為有效的排版技術,然後你甩掉舊技術,買進花俏的新電腦之類的,那麼你的錢不會白花,節省下來的成本還是會回到你手上。
推銷機器的人,甚至是公司裡催促你採購新設備的人,都會說:使用新技術將為你節省多少成本。然而,他們並沒有進行第二步分析,也就是弄清楚多少錢會落在你手裡,多少錢會流向消費者。

競爭性毀滅
假設你擁有一家最好的馬鞭場,突然間,出現了不用馬的汽車。過不了幾年,馬鞭生意就完蛋了。要嘛去做另一種不同的生意,要馬從此關門大吉。這種事層出不窮。
當新行業出現時,先行者會獲得極大優勢。如果你是先行者,會遇到一種我稱之為「衝浪」的模型:當衝浪者順利衝上浪尖,並停留在浪頭上,就能衝上很長很長一段時間;但如果沒有衝上去的話,就會立刻被海浪吞沒。站穩在浪頭上而且衝很久的。無論像是微軟、英特爾,包括早期的安迅公司,都是如此。
在漫長的人生中,你只要培養自己的智慧,抓住幾次這樣的好機會,就能夠賺許許多多的錢。總而言之,「衝浪」是一個非常強大的模式。

你必須弄清楚自己有什麼本領。如果要玩那些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竅不通的遊戲,那麼,你注定一敗塗地。要認清自己的優勢,只在能力圈裡競爭。
有些人雖然無法在世界西洋棋大賽上獲勝,也無緣站在網球大賽的球場上與對手一較高下,卻可以透過慢慢培養一個能力圈,而在生活中取得很高的成就。個人成就既取決於天資,也取決於後天的努力。有些優勢是可以透過努力獲取的。

巴菲特在演講時,曾告訴學生:我用一張考勤卡就能改善你最終的財務狀況。這張卡片上有二十格,所以只能有二十次打卡的機會,這代表你一生中所能擁有的投資次數。當你把卡打完後,就再也不能進行投資了。
他說:「在這樣的規則下,你會真正慎重考慮你做的事情,你不得不花大筆資金在真正想清楚的投資項目上。這樣你的報酬會好得多。」
好好把握少數幾個看準的機會,比假裝什麼都懂好的多。

有時候,我們收購整個企業;有時候,我們只是收購一大批股票。但仔細分析起來,就會發現大錢都是從那些優質企業賺來的。其他賺大錢的人,絕大多數也是透過優質企業而獲利。假如一家企業在過去二、三十年間的資本報酬率是18%,即使你當時花了很高的價錢去買它的股票,你最終得到的回報也會非常可觀。
所以,竅門就在於買進那些優質企業,因為那就等於你買到了那家公司的成長動能,所帶來的規模優勢。

要怎麼樣買進這些優秀的企業呢?有一種方法就是它們還小的時候發現進而買進。
另外有一種非常簡單的效應,無論是投資經理人或其他人都很少提到,那就是稅收的效應。如果你打算進行一項為期三十年、年均複合收益為15%的投資,並在最後繳納15%所得稅,那麼你的稅後年複合收益是13.3%。相反的,如果你投資了同樣項目,但每年賺了15%以後,繳納35%的所得稅,那麼你的複合報酬率將會是15%-15%的35%,也就是每年的複合報酬率為9.75%,兩者相差超過3.5%。而對於為期30年的長期投資而言每年多3.5%的報酬率,帶來的利潤絕對會讓人瞠目結舌。如果長期持有一些優秀企業的股票,光是少交的所得稅就能增添很多財富。我活了這麼久,見識過許多企業所犯的錯誤,我認為過度追求減少納稅額,是企業犯下大錯的常見原因,許多人因為太想避稅而犯下可怕的錯誤。從今以後,只要有人要賣你避稅的服務,我的建議是「別買」。

你會發現一些訂價過低的賺錢機會。有心人不會把商品價格訂到市場能輕易接受的高價,你要是發現這樣的情況,那就像在馬路上撿到錢一樣,前提是你要有勇氣相信自己的判斷。

蒙格答問錄
a. 你和巴菲特如何評估待收購的企業?
ans. 我們不太會用財務數字衡量;我們使用許多主觀的標準:領導者值得信賴嗎?會損害我們的聲譽嗎?會出現什麼問題?我們理解這個行業嗎?這家企業需要增資才能繼續運轉嗎?預期的現金流量是多少?我們並不期待它會直線成長,只要價格適中,週期性成長我們也能接受。
b. 年輕人在工作中應該追求什麼?
ans. 我有三個基本原則。同時滿足這三項原則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你應該努力去嘗試。
兜售自己不會購買的東西
別為你不尊敬不欽佩的人工作
只跟你喜歡的人共事
我這一生真是非常幸運:由於和巴菲特共識,這三個原則我都做到了。
c. 你對年輕人有什麼人生建議嗎?
每天起床的時候,努力變得比從前更聰明一點。認真、出色的完成任務。慢慢的,你會有所進步。這種進步不一定很快,但這樣能為快速進步打好基礎,每天慢慢向前挪一點。只要活得夠久,最終你會像大多數人那樣,得到應得的東西。人生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難題,非常棘手的難題。有三點有助於應付這些困難
別期望太高
擁有幽默感
讓自己置身於朋友和家人的愛

最重要的是,要適應生活的變化。如果世界沒有改變,我現在身上還有一打缺陷呢。
你不必非常出色,只要在很長、很長的時間內,保持比別人聰明一點點就夠了。

不要理會學科的既有界線,你們應該掌握各個學科的主要理論模型,還要統統派上用場。

意識形態造成偏見
在所有應該掌握卻沒有掌握的模型中最重要的也許是來自心理學
嚴重的意識型態,是扭曲人類認知最大因素之一

我們並沒有一套屢試不爽、可以用來判斷所有投資決策的方法。我們只是尋找那些不用動腦筋也知道能賺錢的機會。我們成功的訣竅,是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而不是去解決難題。
但光有好機會是不夠的,這些機會必須在我們看得懂的領域所以得在我們看得懂的領域出現定錯價的機會,而這種不會經常出現

過去幾十年來,我們經常這麼做:如果某家我們喜歡的企業股價下跌,我們會買進更多但有時候會出現一些狀況,若是意識到做錯了,那麼就退出吧但如果從自己的判斷中發展出了正確的自信,那就趁價格便宜時多買一些
真正好的投資機會不會經常有,也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所以你必須做好行動的準備。

激情和天分,哪個重要呢?波克夏充滿了對自己事業特別有激情的人我認為激情比頭腦的能力更加重要

如果你的資金很少,年紀還輕,那麼你的機會比我年輕時要少一些當年我們剛走出大蕭條,而人們認為資本主義很糟糕但並不表示你沒辦法做好,只是需要更多時間而已但有什麼關係呢你能活得更久阿
如果我是你,我會買些很小的股票,尋找一些罕見的錯誤定價機會,但這類機會的確很少

人生的戲法之一是為了讓你能夠處理錯誤破產者的通病是無法正確的處理「心理否認」你對某樣東西投入極大精力,傾注心血和金錢,你投入越多,一致性原理就會愈促使你去想:「這必須成功,如果我再投入一點,就會成功
這時候也會出現「被剝奪超級反應症候群」:如果不再多投入一點就要前功盡棄啦人們就是這樣破產的因為他們不懂得停下來檢討然後說:「我可以放棄這個從頭再來我不能執迷不悟那樣的話我會破產的

能談談你為什麼離開律師業嗎?
我比較喜歡自主決策用自己的錢一搏我常常想反正我了解的比客戶還要多幹嘛要的他辦事呢?所以部分原因是我比較自大部分原因是我要得到能夠讓我獨立自主的資源

在多數情況下,要說服一個人,從這個人的利益出發是最有效的。

你必須接受這個世界它就是這麼複雜
學習心理學也是這樣的如果有20種因素並且互相影響你必須學會處理因為世界就是這麼複雜但如果能像達爾文那樣帶著好奇心逐步解決問題,就不會覺得很難你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自己能夠學得很好

關於實用思維的五個實務思考?
a. 簡化問題的最佳方法是,先解決那些答案顯而易見的大問題。
b. 伽利略說唯有數學才能揭示科學的真實面貌因為數學似乎是上帝的語言
c. 只會正向思考問題是不夠的你必須從反向思考。
d. 最好的、最實用的智慧來自基礎的學術知識。但有個極重要的前提:必須以跨領域的方式思考
e. 真正的大效應也就是「魯拉帕路薩效應」通常在幾種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才會出現。例如多年來許多人的肺結核之所以能夠治癒是因為同時服用了三種藥物。

投資應該越分散越好的觀念簡直是瘋了。我們不認為分散程度很高的投資能帶來好結果幾乎所有好投資的分散程度都是相對較低的。你需要的是極大的耐心而不是「過動症」。你必須堅持原則等待機會奮力出擊。
這些年來波克夏就是透過把賭注押在有把握的事情上而賺錢的。

如果股市未來的報酬率能夠達到15%那肯定是因為一種強大的「林布蘭效應」不是什麼好事
以前的日本股市本益比曾高達50~60倍導致長達10年的經濟衰退不過日本的情況比較特殊我猜美國不會出現極端的「林布蘭效應」現象今後的報酬率將會是6%
如果未來的股市更像「林布蘭效應」現象那麼股市將會上漲但缺乏堅實的支撐

正確的做法是永遠別開始錯誤的會計
等到股票的選擇權被行使時帳目上記錄的總成本往往比實際發生的總成本低很多此外那部分被記到獲利下面的成本通常會被人刻意以不正當的方法降低

只有掌握最基礎的知識和原理,才能夠用最根本的方式來解釋問題

如果你們確實能夠善於摧毀自己的錯誤觀念那是一種了不起的才華。

要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讓自己配得上擁有它。擁有這種精神的人在生活中能夠贏得許多東西他們贏得的不只是金錢和名譽還有尊敬他值得那些與他們交往的人信任能夠贏得別人的信任是人生一大樂事
找到好配偶的最佳方法是什麼呢?唯一知道是你首先必須值得擁有好配偶因為從定義上來說好配偶可絕不是傻瓜

如果沒有終身學習,是不會有很高成就的光靠己有的知識在人生中走不了多遠離開這裡以後你們還要繼續學習這樣才能走得更遠
波克夏在這個十年賺大錢的方法下一個十年未必那麼管用因此巴菲特不得不成為不斷學習的機器。即使是層次較低的生活也一樣,我不斷的看到,有些人的生活越來越好。他們不是最聰明的,甚至不是最勤奮的,但他們是學習機器。他們每天夜裡睡覺時,都比那天早晨聰明一點點。
人類社會只有發明了發明的方法之後才能進步,同理,你們只有學習了學習的方法才能進步。

真正重要的大道理,占了每個領域的95%內容,所以對我而言從每個領域汲取自己所需要的95%知識變成思維習慣的一部分倒也不是很難的事掌握這些道理之後還必須不斷透過實踐去應用

你也應該要避免不當的工作關係尤其避免再不尊敬或不想像他一樣的人手下工作那是很危險的我的辦法是找出我尊敬的人然後想辦法掉到他手下但是別批評任何人這樣我就可以再好的上司手下工作。總之,在你所仰慕的人手下工作,你的人生成就會更令你滿意。將知識在腦中列成一張檢查清單,然後再加以利用。除此之外別無他法

如果你真的想在某個領域出人頭地那麼必須擁有強烈的興趣我可以強迫自己把事情做得相當好但我無法將沒有強烈興趣的事情做到非常出色

要非常勤奮才行

複雜的官僚制度並非文明社會的最佳制度。更好的制度是一張無縫的、非官僚的信任之網。沒有太多稀奇古怪程序只有一群可靠的人他們彼此之間有正確的信任

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有兩個思維習慣對我影響很大
a. 總是反過來想。先蒐集各種錯誤判斷的例子仔細思考如何避免由此得到正確的判斷
b. 因為熱衷蒐集誤判的例子所以完全不管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之間的界線。現實世界的問題不會恰好落在某個學科的界線之內,總是跨越了彼此的界線。

制定正確的激勵機制
如果你想說服別人,要訴諸利益,而非訴諸理性。

對於父母來說與其對子女耳提命面不如控制子女朋友的品質才是明智的做法

他人讓我這個80歲老頭坐在這的主要目的是讓巴菲特顯得很年輕 ──2004年波克夏年會

查理蒙格推薦書籍

1. 深奧的簡潔:讓渾沌、複雜到地球生命的起源
Deep Simplicity:Bringing Order to Chaos and Complexity
2. 血戰華爾街
F.I.A.S.C.O.:The Inside Story of a Wall Street Trader
3. 冰川時代
Ice Age
4. 蘇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西歐最貧窮國家製造我們的世界及其中的一切的真實故事
How the Scots Invented the Modern World:The True Story of How Western Europe’s Poorest Nation Created Our World & Everything in it
5. 我的生活模式
Models of My Life
6. 溫度決定一切
A Matter of Degress:What Temperature Reveals About the Past and Future of Our Species, Planet, and Universe
7. 安德魯卡內基
Andrew Carnegie
8. 槍砲病菌和鋼鐵:人類社會的命運
Guns, Germs, and Steet: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
9. 第三種猩猩:人類動物的進化與未來
The Third Chimpanzee:The Evolution and Future of the Human Animal
10. 影響力:讓人乖乖聽話地說服術
Influence:The Psychology of Persuasion
11. 班傑明富蘭克林自傳
The Autobigraphy of Benjamin Franklin
12. 生存在極限之內:生態學經濟學和人口禁忌
Living Within Limits:Ecology, Economics, and Population Taboos
13. 自私的基因
The Selfish Gene
14. 巨人:洛克菲勒傳
Titan:The Life of John D. Rockefeller, Sr.
15. 國富國窮:為何有些國家如此富裕有些國家如此貧窮
The Wealth and Poverty of Nations: Why Some Are So Rich and Some so Poor
16. 巴菲特核心投資法
The Warren Buffett Portfolio:Mastering the Power of the Focus Investment Strategy
17. 23對染色體
Genome:The Autobiography of a Species in 23 Chapters
18. 談判力
Getting to Yes:Negotiating Agreement Without Giving In
19. 三位科學家和他們的神:資訊時代的意義追尋
Three Scientists and Their Gods:Looking for Meaning in an Age of Information
20. 十倍速時代
Only the Paranoid Survive

喃喃自語

還記得看完這本厚書的當下不是蒙格的箴言讓我印象深刻也不是蒙格的財商令人驚嘆雖然這兩點都是毫無疑問的讓人敬佩但蒙格與巴菲特互為摯友的情誼才是讓我感到羨慕的地方
節錄的地方好像忘了某段文字印象中巴菲特與蒙格幾乎每天都會通話每當巴菲特遇到一些想找人討論的事情時反射動作就是直接拿起話筒立馬就撥過去蒙格辦公室助理接到電話時巴菲特就直接劈頭問:「查理在嘛」或是「找查理」

總覺得人生中如果能夠找到如此契合的朋友此生真的沒有白活
對許多人來說一生裡很少能遇到真正了解自己並深入話題的朋很常的時候就只是互相關心然後聊一些日常瑣事頂多就是互相訴說最近心煩的事情然後給予意見就算是很不錯的朋友了我想可能也是因為生活中充滿了日常的柴米油鹽醬醋茶佔用了太多的時間

我覺得蒙格與巴菲特的情誼特別的地方在於他們都認為對方值得學習互相聊天討論能助長彼此的知識與思維進而讓自己成長
所以或許不是找不到一生的摯友而是需要想辦法提升自己的思維層次找到跟自己興趣氣味相投的同溫層才能真正深入感興趣的領域

節錄寫的落落長說實在話蠻浪費時間的XDD 以後可能會簡短一點例如限制一本書的節錄只能1000字或30個重點之類的哈哈
個人習慣是看書的時候會把覺得不錯的文字整頁拍起來(記性差沒辦法..)所以寫內容節錄時會想說既然都整頁拍起來了就盡量避免斷章取義希望未來回來看自己寫的這些文字時不會只是記得名人箴言或者是重點的部分而忘記這本書有許多會心一笑的地方進而重新體驗當初看完這本書的感受

購買連結

博客來-窮查理的普通常識(增修版):巴菲特50年智慧合夥人查理.蒙格的人生哲學